2015年公考考試申論熱點:解決環境問題迫在眉睫
——志公教育 吳笑妍
【背景鏈接】 ——志公教育 吳笑妍
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十八大四中全會,我國首次以“依法治國”作為主題,說明我國已將法律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對環境保護也起到了一定的影響。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了環境保護法律10件、資源保護法律20 件?!缎谭ā贰ⅰ肚謾嘭熑畏ā吩O立專門章節分別規定了“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和“環境污染責任”。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了地方性環保法規和規章700 余件,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環保規章數百件。國家還制定了1000 余項環境標準。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批準、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等多邊國際環境條約50 余件。
【深度分析】
歸根結底,環境污染的根源是人文的不重視和發展所帶來的影響。環保觀念淡薄是環境污染的本質原因,另一方面,科技的發明創造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卻相應的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例如,“霧霾”已成為以北京人為代表的無法呼吸的痛,每一次呼吸,都在滑向疾病與死亡。于是這才出現了新聞記者柴靜自掏百萬,花費1年時間通過尋訪多萬專家和官員而拍攝的關于霧霾的紀錄片。觀其紀錄片,而究其原因,霧霾的形成恰恰是高科技發展所帶來的產物。
解決環境問題的意義:環境問題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如若我們走西方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以犧牲環境作為發展的代價,那么必然會在未來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物力來償還對環境所欠下的債務。因此,解決環境問題是我們的必然選擇,也是政府社會管理的重要任務。
【解決措施】
解決環境問題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第一,建立專業的環境法治監督體系。國家一方面應加強環境審批組織和人才隊伍的建設,著力推進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另一方面了,要大力推動建立健全有關審判工作機制和推進審理程序專門化建設
第二,采取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政策。環境是共有資源,但也是稀缺性資源。因此,解決環境問題的最有效率的辦法是要有預防為主的意識,將預防環境污染放入國家長期發展的計劃中,預先采取措施,避免或者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第三,采取誰污染誰治理的政策。國家應成立專業的環保小組,專門對企業環保進行堅持和監督。對于環境有所破壞的企業應承擔相關的治理成本,即由污染者承擔其污染的責任和費用。對于污染嚴重的企事業單位要實行限期治理,聯合專家改造防治工業污染。
志公官網:http://www.b575o.cn
志公論壇:http://bbs.zgoog.cn